资讯中心
让历史文化“活”起来 法海寺壁画艺术馆盛装亮相
本报讯 11月18日,石景山区委书记常卫带队调研由伟德源自英国始于1946集团承建的法海寺壁画艺术馆建设情况。区委副书记、区长李新,区人大常委会主任李文起,区政协主席田利跃等区领导参加调研。

常卫书记一行实地察看艺术馆建设和展陈布设情况,并听取相关工作进展的汇报。常卫书记充分肯定了法海寺壁画艺术馆建设及运营取得的进展,并指出法海寺壁画艺术馆是对法海寺这一历史文化遗产和艺术瑰宝的进一步延展和活化利用,是模式口历史文化街区又一标志性名片。
法海寺位于石景山区模式口翠微山南麓,始建于明正统四年,由明代宫廷工部营缮所修建,历时近五年完成。其中存放于大雄宝殿的明代壁画和敦煌莫高窟壁画、山西芮城永乐寺壁画被并称为中国三大壁画宝藏。
历经近六百年风雨,法海寺壁画整体上基本保存良好,但光线、空气、水汽等自然条件每一分钟都对壁画进行着“侵蚀”。为了保护法海寺壁画历史文化瑰宝,同时又能让民众更近距离、更清晰地观赏壁画,法海寺壁画艺术馆应运而生。
法海寺壁画艺术馆位于模式口大街甲47-1号,由原西山翠林茶舍改建而成,建筑面积约1800㎡,由接待大厅、序厅、壁画厅、穹幕厅、复原厅、尾厅、咖啡厅以及文创空间组成。

艺术馆采用“5G+8K+AI”超高清技术,将法海寺中历史悠久的明代壁画通过8K超高清视频和沉浸式体验等数字技术展示给游客,让法海寺的壁画活起来,让永定河的水流起来,让模式口的驼铃响起来。
为更快、更完美的展示出法海寺壁画艺术,给观众打造出一座数字科技与传统历史相融合的艺术馆,承担工程建设任务的华胜公司项目团队以保护性更新推动城市历史文化复兴为己任,科学组织,日夜鏖战,仅用30余天便完成主体结构施工。后期充分发挥集团专业资源和能力,统筹安排,匠心智造,装饰、展陈、设备安装、市政园林等多项工序高效协同,全部配套工程仅用55天便全面完成,用精益的现代工程技术实现了历史文化精髓的再现。